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海大 > 正文

【中国交通报】犁海耕波 传奇人生 ——记我国首位远洋船舶高级女轮机长王亚夫

作者: 来源:《中国交通报:4月1日》 添加时间:2016-04-07 11:56:00阅读次数:

  白德富 本报记者 杨莉

  看着王亚夫50年前拍摄的照片,怎么也无法将这位清纯俏丽的女子,与长年在海上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航海事业联系在一起。

  她用50年的岁月践行自己的诺言,最终实现了夙愿:做大海的女儿,成为我国第一位远洋船舶高级女轮机长,也是迄今为止全球唯一终身从事航海事业的女轮机长。

轮机专业的女学生

  王亚夫出生在福州。1948年秋高中毕业后,她独自登上客轮,从福州台江码头驶往上海。当客轮驶出闽江口时,波澜壮阔的海天景象让她万分惊奇。她站在甲板上,迎风展臂,拥抱大海。第一次海上之旅,使王亚夫对大海产生了酷爱之情。

  1949年5月中旬,上海解放战役打响。此时,上海学联动员青年学生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随军服务团,她又与南下服务团战友一道,向福建挺进。1950年秋,组织部门要选送一批“调干生”到大学深造,王亚夫立即报名申请。她没有忘记第一次海上之旅的壮观,北上渤海之滨,踏进了东北航海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前身)的校门。

  学院教务处让她填一张表格,在学习专业一栏里,她写上“船舶驾驶”4个字。“驾驶专业不招女生。”教务处的同志说,“你改报轮机专业吧。”“为什么不招女生?这不是轻视女同志吧?”王亚夫对这种性别歧视开始了本能的反抗,偏要报驾驶专业。

  这件事最后闹到学院领导那里。学院领导很多是从马尾船政学堂出来的,对这位来自“中国海军摇篮”的女学生的专业选择很理解,但考虑到女孩子毕竟不能终身以航海为业,不如学轮机专业,即使改行了,有一门修造机械的真本事,到哪儿都用得着。出于关心和爱护,“老船政”劝说王亚夫改报专业。王亚夫最终接受规劝,报了轮机管理专业。

  1956年年底,王亚夫得到一个消息:大连海运学院(大连海事大学前身)所有应届女生统统分配到机关或留校工作。王亚夫急了:不上船,意味着她为之奋斗的航海梦想和当“中国第一个女轮机长”的誓愿不能实现。她和4位女同学联名给当时的交通部部长王首道写信,表达她们到远洋船舶工作的强烈愿望。这封理直气壮、情思恳切的信,让交通部部长感动了。

  1957年5月,王亚夫被分配到广州海运管理局所属的一个船舶公司工作。那一年,27岁的王亚夫不能不认真思考一个严肃的问题:要不要结婚成家?结婚以后离开海洋、上岸工作,这对王亚夫来说万万做不到:“我什么都可以放弃,就是不能放弃上船!”慎思再三,王亚夫作出了果敢抉择——终身不嫁!

从三管轮到轮机长

  27岁那年,王亚夫开始了航海生涯。

  她实习上的第一艘船是“祁门”号客轮。这原是一艘跑长江航运的江轮,船底比较平,在海上颠簸得像荡秋千。王亚夫一上船就晕浪,晕起来天翻地覆,五脏六腑全错位了,有时连胆汁都吐出来。吐归吐,工作还得照样做。

  当轮机手还得经受高温和噪音的考验。那个年代,船舶用的是蒸汽机,烧的是煤炭,机舱里温度高达40℃以上,机器的轰鸣声震耳欲聋,机油、蒸汽和汗水混合的气味让人窒息。本来她说话的声音柔美悦耳,可在机舱里说话得扯开嗓门叫喊,久而久之嗓音变得粗糙喑哑了。

  船舶进港要检修锅炉,并要在装卸货的空档,争分夺秒地钻进尚未冷却的炉膛检修,这是轮机手最不愿意干的活。王亚夫常常在炉温很高的时候,穿上石棉衣钻进炉膛。检修时10分钟换一班,否则体能耗尽,人就很难出来。王亚夫呆在炉膛里的时间总比别人长一些,直到其他人把她硬拖出来为止。

  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忍的毅力,王亚夫闯过了一关又一关,轮机技术越来越熟练。半年之后,她调到“新安”号客轮,后来又调到“南海173”号货轮,当上了三管轮。

  自古以来,远洋货轮是男性的天下,刁难的事时有发生。机舱里的螺帽大如碗口,再大力气的手也拧不动,必须用十八磅重锤猛打。“三管轮,上!”船上一起工作的男子汉想考验她一下。王亚夫接过十八磅重锤,挥起双臂,三五下就把螺帽拧下来了。

  一个女轮机员,在高温炙热的机舱里,成天跟机器油污打交道,不是一身油就是一身汗,生活上没有私密空间,这诸多不便超出常人的想象,然而她都克服过来了。

  有一次,验船师发现“南海157”号轮的锅炉内壁有龟裂现象,海运局领导决定停航更换锅炉。王亚夫知道,建造一个新锅炉安装上去,得耗时一年,而当时“南海157”号轮正担负北煤南运的任务,一旦停航很多工厂就会停产,停航期间轮船还得支出每天5000美元的成本费,一年就得付出近200万美元,损失太大了。

  能不能不停航待修呢?王亚夫多次爬进炉膛查看,又请炉工检查裂纹深度,获得了准确的数据,认为锅炉可以换,但不必停航。她提出用“劈铲焊补”的方法处理裂纹,旧锅炉可以边修边用。海运局的领导不批准,她就请船检局、海运局、华南工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会诊”,大家都同意王亚夫的意见,3个月检查一次。一年半过去了,旧锅炉安然无恙,新锅炉也造好了,终于在不停航的情况下顺利实现了更换。

  1973年,王亚夫成为“广海”号轮轮机长,成为中国第一个近海船舶女轮机长。这一年她43岁。

7年航行30多个国家

  1976年,交通部特令调王亚夫到广州远洋公司下属“辽阳”号轮当轮机长。从此,王亚夫走出国门,开始走欧亚航线,这一路单程一般要走24天。期间穿行费时最多的是印度洋,这一段海面风雨无常、波惊浪险,遇上九月季风往往浊浪排空,死神骤然而降,让全世界的海员不寒而栗。

  1978年冬天,“辽阳”号轮远航德国汉堡,经过比斯开湾时遇九级风暴,一万多吨的货轮在狂风巨浪里像一片落叶,一会儿被抛到几米高的浪尖,一会儿又沉入深渊般的涛谷,惊险万分。越是这样的时候,主机越不能出事,轮船一旦失去动力,非倾覆不可。从某种意义上说,全船的生命和财产都掌握在轮机长手上。王亚夫临危不乱,亲自操纵,和船长一道指挥全船人齐心搏斗。

  就在这时,无线电波传来一艘德国货轮发出的紧急呼救信号。查看海图,德国货轮位于“辽阳”号轮前面约两小时的航程处。“辽阳”号轮正要前往救援,联系忽然中断,以后一直没有回音,德国货轮显然已被风浪吞没。当“辽阳”号轮安然驶进汉堡港时,当地港务部门由衷称赞他们的勇敢和镇静。

  王亚夫在“辽阳”号轮工作了7年,走过30多个国家,历尽艰险,也赢得了荣誉。国际航海界对中国首位远洋船舶女轮机长无不交口称赞:“了不起!远洋巾帼!中国人的骄傲!”

  1993年,在大海上驰骋了36年的王亚夫,带着自己航海事业的辉煌与豪迈,告别海洋,离休上岸。她说:“我忠于自己的诺言,把一生奉献给了祖国的海运事业,无怨无悔。”

编辑: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