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健网消息(记者 金东淑 )受天气影响,北方的冬季,人工捕捞海参、扇贝是个难题,记者在7月26日于大连海事大学举行的“2018国际水中机器人大会”上获悉,今后,这个“苦差事”将由水下机器人完成。在当天进行的比赛环节,记者目睹了水下机器人5分钟内完成下水、抓取海参、上岸的过程。
本次大会由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连海事大学联合主办,包括水中竞赛、专家论坛、产业对接、设备展示、人才招聘等内容。这次大会主题是:自主创新形势下的机器人及海洋工程产业化。
“国际水中机器人竞赛”是本次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该项国际比赛由国际水中机器人联盟创立,已在潮州、北京、合肥等多个城市举办,今年首度麾师大连。来自国内外60所高校的200多个水中机器人竞赛队伍共500多名竞赛选手,将分别在水下机器人竞速、目标识别抓取、全局视觉及自主视觉等项目上一决高下。
这是浙江大学代表队的水下机器人,在深水下,它可以自动识别和抓取目标,
大屏幕显示下,机器人正在水下抓取海参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次竞赛具有鲜明的科普性、趣味性和观赏性,能够培养青少年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海洋科技的兴趣。大赛组委会还特别邀请了一批正在过暑假的大连中小学生现场观看,为孩子们的未来赋能。
另外,这次盛会的另一个主要议程是国际水中机器人论坛和海洋智慧装备高端技术研讨会,邀请了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20多名人工智能领域知名专家,探讨水中机器人多学科的交叉研究应用以及仿生、海洋装备国产化等内容。
相关链接:http://dalian.runsky.com/2018-07/26/content_5916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