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培养交通运输行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大连海事大学高度重视信用体系建设,紧紧围绕信用建设与人才培养、教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三结合”,培养师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
诚信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为引导全校师生把诚信的外在道德约束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学校将诚信教育融入新生入学教育、列入教学大纲,结合“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等课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惩罚规定等诚信教育内容编入《大学生活指导手册》,组织学生集体学习,并定期邀请银行专家来校讲解相关政策;将诚信教育融入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指导讲座,维护学校人才市场秩序。
此外,学校将诚信教育纳入新入职教师培训体系,把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职前培养、准入、职后培训和管理的全过程。
信用建设与教风学风建设相结合
良好的教风与学风是培养师生信用意识的重要基础与有力保证。学校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教师信用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加强教学过程考核,提高课程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学校将诚信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对学术造假和严重教学失信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将学生在校表现、奖惩记录等情况,与评优评奖、贷款申请、就业等挂钩。
在教师诚信监管方面,学校综合利用学术委员会监督、同行监督和学生监督等方式,建立系统化、规范化的监督体系;建立职称评定、评奖评优等学术评审环节的公示制度,对申报材料、评审标准、评审过程和结果进行公示,防止失信行为出现。
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为全力打造诚信校园,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校刊校报等媒介,大范围开展普及性诚信教育;利用教师节庆祝大会等平台,表彰一批诚实守信、师德高尚、敬业奉献的先进典型;在校报上开设“师路心语”专栏,展现优秀教师教学经验,促进形成学术道德诚信、教书育人诚信的高尚风气。同时,开展丰富的诚信教育主题活动,科学管理“诚信连锁超市”“诚信书屋”,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养成良好的诚信道德习惯。
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学校还将每年的11月确定为“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活动月”,集中开展研究生诚信道德教育,逐步形成研究生诚信教育工作的常态和长效机制;以硕博论坛等活动为载体,教育研究生严守学术诚信。